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鲁迅文学”:20世纪中国的文学行动
  • [摘要]鲁迅以终其一生的文学行动,展现了“鲁迅文学”的存在,经历了留日时期的文学自觉、“五四”时期的小说自觉及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的杂文自觉,遭遇两次绝望,在他这里,文学是介入现实参与历史的社会行动,也是追问自我冲决绝望的生命行动,是有限自我与大时代共存亡的方式。鲁迅在行动中赋予文学意义,不断拓宽我们对“文学”的理解,作为行动的“鲁迅文学”已然超越诸多现行文学理论的界定,只有将其还原到更为本源和整体的文学行动中,才能获得整体性的合理阐释。
  • 汪卫东
  • 全文[ PDF 1694589.0 MB ] 2022.5(11):58-66  共有 294 人次浏览
  • 《自由谈》杂文与鲁迅的“都会革命观”
  • [摘要]1933年鲁迅受邀成为《申报·自由谈》的特约作家,他在给这个通俗报刊写杂文的过程中,发现上海小报是隐蔽而重要的革命阵地,而阅读小报的市民群体则是不可忽视的革命对象,这就与经典左翼革命以工人阶级为主体,采取罢工起义和文艺动员为手段的路线形成了有意的对话。鲁迅一方面用“拾荒”的方式变消遣娱乐为革命资源,另一方面用“花边”的策略引入思想革命来激活左翼革命的外部“灌输论”,这种左右开弓的写作和批判,创造了不同于“城市革命”的“都会革命”方式。
  • 杨姿
  • 全文[ PDF 1646638.0 MB ] 2022.5(11):67-75  共有 222 人次浏览
  • “中期鲁迅”研究刍议
  • [摘要]既往鲁迅研究的两阶段论,将中间的1922—1928年视为一个从前期思想启蒙转向后期共产革命的苦闷彷徨的过渡期,由此就遮蔽了鲁迅在思想革命遭遇国民革命的过程中关于知识阶级和文学使命的探索。实际上,鲁迅先是通过重启思想革命,后是通过参与国民革命,才走出了新文化运动“不谈政治”以致知识阶级和民众、文学和政治隔绝的困境,最终在反思国民革命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同路人革命传统”和“文学政治”参与模式。因此,有必要提出“中期鲁迅”的命题,将其视为一个与前后期并列的独立研究阶段,以及一个以“同路人鲁迅”为基点的新形象,它将深化我们对于鲁迅道路形象、国民革命意义和“文学政治世纪”的认识。
  • 邱焕星
  • 全文[ PDF 1690661.0 MB ] 2022.5(11):76-83  共有 214 人次浏览
  • “劳动”的诗学:“劳动”与早期新诗的写作机制
  • [摘要]“五四”前后,在“社会改造”的整体氛围中,“劳动”问题尤为凸显。“劳动”话语凝聚着对新社会、新自我的想象投射。它不仅被视为使新社会得以运转的基础义务,同时也被看作是达成理想的人生境界和自我实现的有效方式。而一批新诗人也很快从“劳动”的重要意义中看到了“诗与劳动”扭合的可能。自此,“劳动”不仅构成早期新诗的重要写作主题,劳动体验更蕴含着一种在身与心、体力与心力之间相互转化的诗歌写作机制。换言之,“劳动”的中介性视野也隐含着早期新诗的生产逻辑。而新诗与“劳动”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能力,意味着各种复杂缠绕的社会问题都能够在这样的综合视野中得到妥善处理,由此,“劳动”的诗学也蕴含着一个“诗底共和国”实现的可能。
  • 宋夜雨
  • 全文[ PDF 1731483.0 MB ] 2022.5(11):84-93  共有 292 人次浏览
  • “列夫派”作家笔下的中国革命文学 ——特列季亚科夫与他的《邓世华...
  • [摘要]作为苏俄文艺论战中“列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特列季亚科夫在中国为人熟知的作品是《怒吼吧,中国!》,他描写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革命的小说《邓世华》却鲜被提及。这部作品曾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是理解“列夫派”提出的“纪实文学”“事实的材料”等口号的重要文本,但一直未有中文译本出版。本文从创作方式、版本差异和文本细读等方面对《邓世华》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革命文学在特定历史环境中面对域外先锋理论时的复杂接受机制。
  • 刘天艺
  • 全文[ PDF 1747914.0 MB ] 2022.5(11):94-102  共有 320 人次浏览
  • 理悟与诗心的双调行 ——废名诗歌论
  • [摘要]废名的诗具有“抗懂”性,其独特的抽象表达或禅家语,不尽是一般文字禅的超越性或消极性意蕴,还带有佛理逻辑层面的智性探求。循着“理”之源,能打开废名“空”观与生死书写的理路,解其“执着人生”心曲,入诗中“镜”类特殊意象的奥义,触到他关于真假、智慧的认识论逻辑。在另一面,废名又拂掉佛理禅机,听凭单纯的直观美感和纯粹诗心,在诗中沉浸于意念作画,呈现澄静生动的写意图景。而且,废名一些诗中的寂寞并非沮丧消极,而是“觉”的细腻和“智”的欢愉。将废名对各家新诗的评点和他自己的创作并置起来,可以析出他的诗歌“完全性”这一核心概念的几层内蕴,并以此提供评价新诗的细部维度,诸如“整个的想象”“普遍性”,对诗歌判断具有尺度效力。
  • 胡苏珍
  • 全文[ PDF 1642818.0 MB ] 2022.5(11):94-102  共有 258 人次浏览
 1  2  3  4